为进一步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大庆市“1357”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大健康战略,9月22日,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主办了“21世纪人类与健康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学术交流会。会议特邀日本健康管理、医疗护理及产业界专家,英国企业代表等,市外事办应邀参会,并组织大庆市内高校学者以及企业负责人等多位相关人士参会,为开展深度对话与技术对接搭建平台。
一、高位推动,明确方向
会议伊始,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院长张宏伟在致辞中介绍了省科学院大庆分院的科研布局与平台优势。他表示,分院将以此次国际交流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合作,加速汉麻高值化利用科技成果落地生根,为黑龙江汉麻产业升级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大庆市外事办公室向各位来宾介绍了大庆概况、经济情况、重点发展领域等,并强调大庆正加快构建“1357”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健康与绿色食品产业是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国际学术交流不仅有助于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成果,更是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契机,希望以此次交流为起点,进一步拓展与国际社会在功能性食品研发、人才交流与成果转化方面的务实合作,助力大庆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康瑞宁(黑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欣在致辞中介绍了公司发展概况与产业布局。作为一家聚焦汉麻全产业链的综合性企业,康瑞宁业务覆盖种源研发、种植管理、成分提取及终端产品开发,依托独特提取技术成功开发出高吸收率水溶大麻素等高纯度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张国欣表示,企业积极寻求全球合作伙伴,共享汉麻产业发展机遇,助力黑龙江汉麻产业国际化布局。
二、国际视野与本土创新交融
本次交流会汇聚了中外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分享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前沿成果与发展趋势,充分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叉融合的特点:Christian ZHONG从全球市场与创新角度,作题为《Food, Health, the Future: From Black Soil to Global Innovation》的报告,向大家介绍了咖啡内的健康元素和作为健康食品在中国发展的前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副校长王长远教授系统介绍我国在杂粮功能因子挖掘与多元化加工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体现本土科研与产业应用的紧密结合;东北农业大学张英华教授聚焦食源性生物活性肽的开发,展示基础研究向产品应用的转化潜力;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董艳研究员与魏连会副研究员分别就火麻仁肽的降尿酸机制与保肝功能的研究作专题报告,彰显分院在汉麻高值化利用领域的深耕与突破。
三、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日本、英国的专家以及大庆多家企业与高校的代表,人员构成涵盖“产、学、研、医、政”多领域,真正实现了跨界对话与资源对接。
通过外方专家引入植物蛋白改性、功能性成分提取、特医食品开发等方面的国际经验,与本土科研团队在汉麻、杂粮等区域特色作物上的创新研究形成互补。企业代表的参与进一步加速了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的直接对接,为后续共建研发平台、合作开发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国际学术交流会不仅是一场高层次、跨领域的对话活动,更是大庆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实践。大庆外事办将持续发挥开放融合的桥梁作用,为本地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搭建更多高层次合作平台,为大庆建设“1357”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新的力量。
稿件来源 大庆外事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GI9IvnRYvwCEaNo9l9NQ